[F21_Telehealth] CHAPTER 16-19急診 檢驗 藥局
急診醫令系統
急診醫護人員需常保持走動,留院觀察病人的來去,普遍醫護關係不良且滿意度低,因此急診部門須具備獨立運行能力,許多醫療院將急診當作獨立的小型醫院來經營,設獨立的行政跟後勤單位。
急診醫令系統可視為規模較小但功能完善的掛號、批價、診間醫令系統、檢驗令系統、醫療影像傳輸處存系統(PACS)的結合體。
主要功能
- 急診計價系統的作業流程
急診醫令系統在計價上面,健保的規定要比門診各系統較為複雜。
- 成數加成
- 使用健保局規定之醫令基本資料袋出急診的加成。
- 若某項醫令的急診成數>0,則急診成數累加到金額中。
- 計算病人年齡,如果屬於:1.未滿2歲兒童加成。2.2歲兒童加成,各有不同的加成計算方式。
- 掛號費用與部分負擔
急診掛號費與部分負擔依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各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其他則與們診計價方式相同,掛號費、診療費、醫令費、藥品費用部分負擔。
- 急診資訊系統介紹
- 檢傷分類
- 緊急事故醫療處理時,須對病人加以分級,依病情的嚴重性對病人做評估後,依照治療的迫切性,給予優先順序。
- 主要目的在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時間、地方,做正確的處置。
- 新急診五及檢傷分類標準,呼吸窘迫度、血型動力變化、意識程度、體溫、疼痛程度、受傷機轉6種調節變數,將病患依照其病情輕重與急迫性,分為復甦急救(RESUSCITATION)、危急(EMERGENT)、緊急(URGENT)、次緊急(LESS URGENT)、非緊急(NOT URGENT)等5種等級。
- 檢傷分類輔助系統可以說是一種知識系統,協助非醫療專業人員能迅速藉由病人外在特徵,或是簡單的物理檢查作出有效的檢傷分類。
- 急診掛號系統
檢傷分類後,為進行病例調閱以及計價相關行政作業,必須進行急診掛號,共有5項特性:
- 急診掛號系統與門診掛號系統功能大致相同,在初診時紀錄病人基本資料、看診時間、看診醫師等。
- 當急診特殊狀況較多,時常未帶相關證件。急診與門診掛號不同點在於需要處理許多特殊情境。
- 檢傷分類等級在急診掛號時鍵入
- 急診掛號之後可調閱急診病歷,使用急診醫囑系統與急診批價。
- 急診掛號時需填寫病人依檢傷分類結果以何種科別進入醫院。
- 急診醫令系統
急診醫令應該要能夠處理以下各種看診狀態:
- 後診:掛號作業進入準備診療,也就是尚未經過任何診療。
- 完診:醫師已完成對病人的診療,下一步可能是出院或住院。
- 暫存:醫師對病人的診療尚未完成,暫存保留。可能是病人去檢驗、照X光、診療中。
- 留觀:醫師已完成對病人的診療,同時對病人的後續處理認定為須留觀。
此外,急診醫令系統可僅列出尚未看診的等候病人資料。
- 急診醫令系統的未來工作
- 急重症照護系統之建立與整合
在急診病人送到醫院前,有一段很重要的生命維持時間是在救護車上,在此段時間的照護以及急救是急診病人存活的關鍵,因此,與急重症照護儀器及系統的結合,收集足夠的病人生命象徵資訊,對於到醫院以後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 轉診、轉檢及代檢系統之整合
急診資訊系統應該結合全國轉診系統,讓急診病床、醫師以及其他醫事人員資源能夠有效的分配,與轉診系統的連接也能夠有效節省醫療資源,讓所有已做過檢查、檢驗等醫療資訊能夠再利用。 - 自動化院內感染與控制監測系統
由於急診具備處理突發疾病或傷亡病人的特性,因此,急診醫令系統應將監測系統機制或臨床決策機制建立於系統中,以避免發生傳染病在急診環境快速蔓延而不自知。
病歷管理系統
1.掛號系統
病歷管理系統包含:現場掛號、預約掛號、病歷入出庫與病歷動態,病人姓名與病歷號碼檢驗查詢系統,未完成病歷管理系統以及疾病分類,病歷紀錄電子化系統,檢驗檢查報告電子化系統等。
2.電腦查詢
在門診、急診作業系統中,病歷室每天都要送很多的病歷至各門診。
病歷只用人工清點,容易出錯。為節省人力、時間及不必要的爭議,可將點收由電腦系統來操作,控制每日病歷的出入庫作業,隨時監控病歷異常狀態,讓工作人員能及時解決。
每日門診、急診調閱的病歷,在掛號時已建檔登記,在病歷送回病歷室後,病歷室人員透過點收系統,將病歷號輸入電腦或用條碼刷取,電腦列印各診室就診病患名單時,檢查有哪些病歷尚未歸還,再將未歸還的病歷按照科部別、診別列印,就可逐本追蹤索回,避免遺失。
出院病歷也類似點收系統,透過系統得知病人已出院而病歷未歸還,預防病歷久置病房而遺失。
3.檢索系統
病人資料查詢系統中,醫療人員廣為利用的是「病人疾病與手術分類檢索系統」,它是醫療人員對各種疾病研究的最基本索引。
未實施電腦化作業前,疾病分類與手術分類索引均用分類卡片以人工登錄,在管理。電腦作業後,門、急診病人就診時,醫師可直接在電腦畫面上點選診斷,醫師未輸入診斷,病人便無法結帳;電腦再直接將它轉成國際疾病分類代碼(ICD)。
病人的疾病手術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均輸入電腦保存,故查詢或檢索時只要透過終端機查詢畫面輸入要查詢的ICD疾病或手術代碼,同時可合併其他條件,馬上由终端機顯現,或由列表機印出所要的病人名單或作統計分析。
4.作業電腦化
目前已有不少醫院將病人門、急診之初診病歷封面及掛號證由電腦自動列印,門、急診的診療記錄則由醫師在診問輸入電腦,記錄的內容包括病人主訴、病史、目前症狀、病人情況、用藥、處置及檢查等,以SOAP的方式記錄,醫師輸入後診間的印表機直接印出,再黏貼於病歷上。診斷,檢查報告,用藥記錄等資料均儲存於電腦,醫師可於看診時在畫面上即時查詢病患電腦中的相關資料。
住院記錄電腦化方面,目前以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摘要等記錄及各項檢查報告電腦化最多,手術記錄還可搭配圖形呈現。
5.病歷管理電腦化之效益
病歷資訊管理電腦化後,耗費時間、人力的作業都納入電腦有效快速管理。
電腦化對病歷室作業品質之提升,時間人力節省、精確度均達完善。
隨著醫療科技與醫療資訊系統的進步,病歷已由傳統的紙張病歷,朝向無纸化的電子病歷發展,雖然目前電子病歷的發展尚未健全及普遍,但國內外部分醫院已略具雛形,例如病人的基本資料,每次就診的主要診療資料(就診日期,診斷,用藥,檢查項目與結果),每次門診的描述記錄,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摘要等都已電子化。
檢驗資訊系統
1.檢驗資訊系統定義
因檢驗資訊系統是可使檢驗資訊管理及作業自動化的一套電腦系統,故又可稱之為檢驗資訊管理系統;另外為使醫療業有別於其他產業環境,又可稱之為臨床檢驗資訊管理系統,此系統可與門診作業系統、住院作業系統、急診作業系統、護理資訊系統、藥物資訊系統等其他醫療作業病患服務系統,以及醫院行政管理系統,高階主管資訊系統等相互連結整合彙總成為醫院資訊系統。在自動化方面,可自動地產生許多報表、與儀器連線自動地傳輸資料、登錄檢體、品質控管,提高工作效率與資料正確性。
2.檢驗資訊系統效益
LIS在醫療院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醫院中各利害相關人員對 LIS各有不同的期望或需求,故對LIS的認知,依不同觀點而異。目前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LIS套裝軟體,但真正可直接供個別醫院使用的並不多,因檢驗部門各有不同的組織背景,不 符實際運作的LIS所產生的問題,比其所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更多。而以所支援單位來看,LIS主要效益目標,可分支援檢驗部門工作和醫院整體醫療兩方面。以醫院的觀點,LIS將醫院內檢驗部門各次單位所有的報告,透過電腦網路,全部整合到單一的資料庫來管理,可以使檢驗資訊達到資訊共享、多工查詢及統計分析等功能。
3.目標
(一)檢驗品質:
可用以去除人工文書作業;改善檢驗報告正確性,避免病人、檢體及檢驗結果配對及 手工謄寫錯誤,而產生給錯報告的情形發生,或可電腦驗證比對報告品管,避免報告 有偏差,提升品質。所以,LIS應有電腦驗證輸入資料的功能,而一般常用的有:
1.可偵測及避免所輸入的值超出可能範圍,即防止輸入不可能存在的資料。
2. 可驗證欄位輸入資料格式是否正確。
3. 驗證輸入值是否與其他值有一定的數學式關係。
4. 可偵測比對與先前輸入資料不一致的錯誤。
5. 警告目前所欲輸入的報告值於該病人最近檢驗值相差太大,提示是否報告有問題。
(二)報告時效:
檢驗資訊電腦化,檢驗部門透過即時網路連線傳輸檢驗結果資料、取代傳統繁雜易 錯的人工作業,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等待檢驗報告時間;當醫師需要病人臨床檢驗資 訊時能快速、及時獲得,提高顧客滿意度。
(三)方便性:
改善醫院內部通訊,減少電話人工查詢的工作,醫療人員可椰電腦隨時
方便、容易取 得檢驗資料,供作醫療決策參考。檢驗部門管理更加即時完
整。
(四)資源共享:
可與檢驗儀器和醫院主機兩者交換資料與資訊,透過與 HIS 的連接整
合,使資訊可 雙向流通,多工查詢,達資源共享之目的,發揮醫院資訊整
合綜效。
(五)降低營運成本:
利用資訊科技及組織現有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以最精簡的人力完成檢驗工
作,降低人工、物料及管理成本。
(六)改善生產力:
藉由提升作業自動化、電腦化、資訊化,並整合工作流程等,使流程合理 化,甚至流程重新改造,大幅提高生產力。在醫院部門所導入投資的各種 IS,以檢驗部 門的 LIS 與會計部門的財務會計系統是認為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因為這兩個 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需要處理及大量的資訊,導入IS後將可大幅提升其生產力。
(七)改善管理能力:
資訊化追蹤檢體、辨識病人檢體的檢驗現況、稽核檢體的檢驗完成時間、可計算和 監控資源利用情形等提供各種管理統計報表。
藥局、藥庫及藥物資訊系統
- 藥局資訊系統提供哪些功能
門診病患從醫師處方到領藥的過程,藥局資訊系統大致上可提供處方開立,用藥警 示(如健保設限藥品的警示,重複用藥的警示,藥品交互作用等),列印處方箋, 批價,及藥袋與藥品核發確認等功能。
- 一般住院病惠的給藥資訊系統多包含哪些功能
一般病房給藥資訊系統包含藥囑開立,處方傳輸,交車及過帳,退藥, 藥囑重整,管制藥品處方箋,轉床作業,手術排程及用藥等功能。
- 藥物資訊服務的好處
藥物資訊服務是近年來藥事照護發展的重點之一,此服務的產生基於人們對知 的權利的重視,而且由於新藥物研究發展的提升,許多新的臨床試驗,或是新 藥的公布都提供更多藥物知識傳遞的需求。不但一般民眾需要更詳细的藥品知 識,連許多醫療人員都有這種需求,如藥品的不良反應,藥物治療劑量建議, 藥物的特殊性質及藥物交互作用等。
- 藥庫資訊系統可以涵蓋的範圍
- 藥品的分類
- 建立各種庫存管理之基準及應用
- 篩選需訂購品項,
- 高耗用量藥品
- 一般藥品
- 低托用量藥品及血清製劑
- 大型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