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姿 + 舌下減敏
衛教網站:睡眠姿勢
網頁:http://kai70413.wix.com/sleep-healthcare
新興服務介紹: 花粉症-舌下減敏療法
這次要介紹的服務是花粉症的治療,但是要知道花粉症是甚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甚麼是花粉症:
花粉症的成因:
過敏性鼻炎,又稱為鼻敏感,是一種成因很複雜的上呼吸道疾病。因花
粉過敏而引發的過敏性鼻炎可稱為枯草熱、花粉症或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其症狀與感冒相似,主要是眼睛瘙癢、鼻部癢、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和流清水狀白色鼻涕(流鼻水)等症,間歇性反覆發作,發作時鼻粘膜
蒼白水腫,如還有過敏體質會引起蕁麻疹。嚴重也有可能會演變成鼻竇炎、哮喘或耳部感染。過敏性鼻炎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的免疫機制所產生的排斥反應,它的成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個成因:
通常患者接觸或吸入致敏原後,體內的IgE(免疫球蛋白E)會引致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造成過敏反應。
有些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也會患有哮喘。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藥物療法:
花粉症治療主要使用的是抗過敏的藥物,其中主要是抗組織胺藥物,如:Polaramine(d-Chlorpheniramine maleate),效果普通,缺點為服下後會嗜睡,於是開發出第二代藥物Allegra與Clarityne(Loratadine)
除此之外,還有雷射(Laser)治療、高週波電熱灼燒術等,做為緊急治療,雖然有立即的效果,但是並不持久,須連續做兩三季節加上洗鼻的功夫
(資料來源:痞客幫-阿水)
減免療法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減免療法,將杉木花粉的萃取物(Extract)從小劑量,慢慢增加劑量,注射到病患身上,每一期花粉期結束後開始注射,練續三年就會發揮效果,缺點是得長時間跑醫院,有少數病患還會發生休克的現象。因此近年來使用舌下免疫療法,以下對舌下免疫療法作為主題來詳細介紹。
舌下減敏療法
舌下減敏療法:將花粉的萃取物放置到舌下,可以做到減免療法
減敏療法和藥物治療過敏的不同點,最重要的是減敏療法是唯一證實可以改變過敏體質的一種療法,能預防新的過敏症狀的產生 (例如:原本有異位性皮膚炎將來發展為氣喘),不像藥物僅能做症狀的控制而已。傳統的皮下注射減敏療法是將過敏原(塵蹣)萃取物每週用皮下注射方式給予,但皮下注射必須到醫院給予,而且會痛,讓過敏兒童和父母做減敏治療的意願以及持久性降低,另外,雖然全身性的副作用極為罕見,但仍有立即性過敏 (anaphylaxis)致死的報告,因此打針後要留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到一小時,確定沒有問題後才可以離開,十分花費時間。因此有人轉向研究其他路徑給予減敏療法。 <圖:皮下注射>
舌下減敏療法的研究發展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歷史,第一個大規模的實驗是在1986年,到2001年才由ARIA(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學會證實在兒童的臨床使用,目前在歐美許多國家已經開始用在孩童身上。近二十年來,二十多個大規模實驗(包含大人及小孩)已能證明舌下減敏療法針對呼吸道常見的過敏原 (包括:塵蹣、草、花粉) 有效降低過敏症狀 (百分比不等,最高到60%)、用藥量以及就醫次數,對於氣喘及過敏性鼻炎都有功效。降低過敏的效果,在開始治療後的六個月開始出現,在開始治療後的12個月後改善最為明顯,療效在停止舌下減敏療法後的五年後仍持續。舌下減敏療法也可以預防新的過敏症狀,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有接受舌下減敏療法的人,將來發展出氣喘的比例比只用藥控制的人明顯降低。
舌下減敏療法的作用機轉主要為口服免疫耐受性 (oral tolerance),也就是說將過敏原含在舌下,過敏原被口腔粘膜中的蘭氏細胞Langerhans cells吞噬後將抗原呈現給一群特別的調節性T細胞 (regulatory T cells),產生細胞激素 (TGF-ß及IL-10) ,最終壓抑過敏性的Th2免疫反應,換句話說,漸進式的給予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讓身體對周遭環境中的過敏原產生適應。
舌下減敏療法常見的副作用為服用萃取物後口部或是舌下癢感、還有腸胃不適 (噁心、嘔吐、肚子痛) ,大約在3%到6%的孩童中出現。而且在年紀小的孩童 (兩歲到五歲) 也證實副作用的比例和大小孩類似。這些副作用都很輕微,很少導致中止減敏治療,至今並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有被報告過。
做減敏治療之前,必須先做過敏原檢測,確定寶寶對什麼過敏,若是對塵蹣過敏,才可以做塵蹣的減敏療法。舌下減敏療法有不同的給予方式:將過敏原(例如塵蹣)萃取物(做成滴劑或藥丸)含在舌下1到2分鐘,然後將它吞下或是吐出來 (視不同藥廠的設計而定),萃取物每次使用的劑量逐漸增加,最後達到一個維持劑量。總共做舌下減敏療法的時間約為6到24個月不等。
(資料來源: 臺大醫院 余欣慧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