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馬王堆帛書易經卦序

400085185 吳吉田 Chriswu

帛書《周易》簡介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帛書《周易》,其中有《繫辭》上下、《二三子》、《易之義》、《要》、《繆和》、《昭力》等。帛書《易經》的卦序與通行本卦序完全不一樣,自然不會有通行本《序卦》傳。

帛書《繫辭》與今本比較,不但內容少了一半(在帛書中是另外的文章),還有兩處重要差別:一是帛書沒有“大衍之數”一節,二是今本的“易有太極”在帛書中是“易有大恒”。帛書沒有“大衍之數”,使《易經》研究的“象數派”頗感困惑。

周易卦序

因八卦順序之邏輯,以及其組合規律之邏輯。

而帛書《周易》卦序排列本身便極規整,不需要解說性質的東西對它的順序進行說明,或者尌是為什麼帛書《周易》幾乎沒有出土與《序卦》相關內容的原因。

帛書的卦序較為古老,其八卦的次序為:鍵(乾) 、根(艮)、贛(坎)、辰(震)、川(坤)、奪(兌)、羅(離)、筭(巽),這是按照前四卦為陽、後四卦為陰的順序排列。

純陽之乾卦,上爻為陽之艮卦,第二爻為陽之坎卦,下爻為陽之震卦。純陰之坤卦,上爻為陰之兌卦,第二爻為陰之離卦,下爻為陰之巽卦。於是,帛書先火水而後雷風,更加符合爻的陰陽變化。

                                                      帛書 vs 通行本卦名卦序

帛書《周易》八卦兩兩相對而成六十四卦,以上卦為別分為八組,其順序:乾、艮、坎、震、坤、兌、離、巽,依陽爻、陰爻的順序變化。

其下卦先取與上卦相同之卦,再取另外七卦,其順序:乾、坤、艮、兌、坎、離、震、巽,乃是以陽卦為主,即以乾、艮、坎、震四卦為四組,以與其相對之陰卦緊隨其後而成。六十四卦之順序因八卦順序之邏輯,以及其組合規律之邏輯而合乎邏輯。

帛書《周易》卦序與《說卦》中另一段話的對應:“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從卦形尋找邏輯

《周易集解》卷第十七,唐·李鼎祚集解於是得到帛書乾、艮、坎、震、坤、兌、離、巽的順序乃是依父、少男、中男、長男、母、少女、中女、長女之序排列。但很明顯帛書八卦的次序並不完全與《說卦》之敍說合轍。

其一,既以父母分領陰、陽二組卦,則當依長幼之序,於是長男、中男、少男,長女、中女、少女的順序尌顯得更為合適。

其二,帛書《周易》卦形本身已經包含嚴格的邏輯——依陽爻自上而下的變化,其卦之順序分別為純陽之乾卦,上爻為陽之艮卦,第二爻為陽之坎卦,下爻為陽之震卦,純陰之坤卦,上爻為陰之兌卦,第二爻為陰之離卦,下爻為陰之巽卦。

沒有《說卦》父母六子的解說,帛書的卦序同樣是有邏輯的,並且這種邏輯規範而簡單。這其實尌為帛書卦序是離開“義理”的解釋,而從“卦形”本身尋找邏輯,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證明。

帛書《周易》以上卦為基礎領起八組卦,也許也只是出於排卦人的偏好。邵雍作“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其橫者下卦相同,縱者上卦相同,未知其以孰者為先,孰者為後?

帛書《周易》卦序的排列是以“卦形”本身的變化為根據的,而無需借助“義理”的闡釋。這是從“卦形”本身尋找構建世界邏輯的嘗試,與傳世《周易·序卦》從“義理”尋找構建世界的邏輯不同。它體現了古人對“卦形”本身的關注,是古人通過“卦形”而非“義理”構建世界秩序的一種嘗試,是中國古人從“形式”上尋找邏輯的一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