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From WAP to OMA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是一種全球性、開放性的無線應用協定,主要應用於小型的移動式裝置,例如:手機。於1997年由ericsson、motorola、nokia、phone.com所共同發起的wap forum所制定,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無線傳輸裝置來傳送資訊至其他終端裝置或是隨時接收顯示網際網路資訊。
以下是WAP的架構圖
WAE(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WAE是WAP架構裡最高的一層,結合了www和行動通訊技術,並且提供service provider互通的環境可以開發手持性裝置的服務。在WAP1.x版本下,WAE的標記語言為WML;在WAP2.0的環境下 ,標記語言為XHTML Mobile Profile。
WSP(Wireless Session Protocol) : 壓縮版的HTTP
WTP(Wireless Transaction Protocol) : 提供可靠的傳輸方式,在封包遺失處理方面更勝於TCP,但是常常被TCP當作是網路塞車 。
WTLS(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 提供一種安全加密 (public-key cryptography)的資料傳輸方式。例如使用者透過手機購買商品,如何保護使用者的資料不被第三方所擷取,即是WTLS所掌管。
以下為WAP的優點:
1.WAP與internet及www的規範大多能相容(2.0)
如此一來於手機上便可瀏覽internet的資訊而不需透過電腦,使用者就不須限制於一固定地點上網,為使用者帶來無線上網的便利性。
2.世界性的公開規範
在WAP制定以前,各家廠商都有其自行開發的無線協定,並互不相容,業者開發的service常需要針對不同協定來開發,如此一來浪費時間與資源而限制了發展速度。WAP制定之後,廠商便不需要相容性問題,相對之下可以快速地提供新服務至市場上。
3.WAP支援任何行動通訊系統
不管手機使用GSM、WCDA….等行動通訊系統,皆可以透過WAP協定來瀏覽網路上的資源。
WAP發展階段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WAP1.X:初期無線傳輸頻寬只有9.6kbps,且手持裝置螢幕小,色彩也有一定限制,這對網頁開發者有極大的阻礙與困難,所以雖然使用者可以透過WAP標準上網,但瀏覽上卻極不方便。所以WAP forum提出一系列協議來讓使用者方便上網。
2.WAP2.0:在WAP2.0釋出後,傳輸速率、穩定度、安全性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過去WAP的markup language開始採用跨平台XHTML,WSP、WDP等協議被HTTP/ TCP等所取代 ,網頁開發者不需同時開發手機端網頁與一般internet網頁。由於高相容性,透過手機來瀏覽internet網頁內容的使用者日益漸增。
WAP2.0 優點
1:速度增快,直接使用HTTP與TCP/IP協定,而不需要透過WSP等協議再經Gateway做轉換。
2:性能增加,因為減少許多協定轉換,同樣的硬體規格可以支援更多用戶。
3:採用較安全的TLS機制。
4:支援的豐富內容,因為支援性上升,相對於過去使用者可以瀏覽的網頁內容大幅增加。
OMA(open mobile Alliance)
OMA於2002年2月成立,由open mobile architecture 與WAP forum合併而成,而後Wireless Village 、TheSyncML Initiative、 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Forum、Location Interoperability Forum 、The Mobile Game Interoperability Forum等知名制定規範的組織相繼加入OMA的行列,其成員公司包括世界性的手機提供商、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設備與網路供應商。而OMA主要為觀察市場需求,並制定出相對應的規範,除去不同平台系統間的互通障礙,並彙整旗下公司的專長,致力於開發各種通信與娛樂等應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亦可降低成本與複雜性。
OMA目的
1.根據市場需求提出高品質且開放性的標準並具有模組性、延展性來降低工業上的成本。
2.確保OMA service釋出的標準在不同的裝置、地理位置、服務提供者、網路等上皆保有互通性,便利於產品開發。
3.為了改善互通性與降低成本,與其他存在的國際標準組織合作,加快合併不同的標準以標準的互通性。
4.提供組織成員最大的好處。
OMA組織內分許多不同的工作群組,分別制定各種不同的行動服務標準。
OMA最大的優勢在於提供互通的標準,這對所有參與者都是有利的,以下就各種不同面向的公司優點介紹
1.行動服務提供商 : 不同國家、網路、地點、等卻擁有相同的標準,可以快速地吸收終端客戶,擴大投資。
2.無線供應商:基於統一的開放標準,擴大市場範圍,促使市場增長,減低開發成本、減少傳輸的時間。
3.應用開發商:擴大經濟規模,並減少開發成本,並吸收用戶來自於 全球市場
4.內容提供商:資源可以利用分散式管理,促使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內容相繼被開發。
PUSH
1.傳輸方式:
Push為WAP上的傳輸方式,不同於過去的Pull傳輸,Push是由WAP server主動發送訊息給使用端,讓使用者可以即時的獲取所需要的資料。在有限的頻寬,與高資費的情況下,使用者使用無線傳輸受到一定的限制,Push主動與即時性的傳輸便令使用者大大的受利。
2.傳輸流程:
主要框架分三個部分:PI(Push Initiator)、PPG(Push Proxy Gateway)、使用者端(client) ,PI傳輸至PPG是經過基於HTTP的PAP協議,內容採用XML格式。PPG傳輸至client端則是透過Push-OTA協議。
3.PAP
PAP是Push Initiator與Push Proxy Gateway間的協定,傳輸格式是XML,可以透過簡單的request來做數據傳輸,傳輸內容如client 端IP位置或是client端的網路類型ex : GSM CDMA等 。
4.Push-OTA
Push – OTA是PPG與client端間的傳輸協定,建立於WSP上層,並分成Confirmed Push和connection-less Push兩種。Confirmed Push為當PPG push訊息至client端時,會開啟一小暫存空間來接收client端回傳的是否確認接收的訊息,connection-lessPush則是不管訊息有沒有lost,傳送出去任務便結束。
引用來源:
http://playstation2.idv.tw/iacolumns/jl000004.html
http://mightypeople.org/epolitics/doc.php?id=196
http://www.openmobilealliance.org/
http://blog.csdn.net/Dreamcode/archive/2010/02/22/531659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