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1_IChing] Term Project 資工碩職一 410085042 陳建勳
Submitted by 陳建勳 on 六, 2021-12-18 10:02中醫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與易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極深遠的影響,而內經中的重要基礎理論,就是源自於易經。
一、易經與中醫陰陽學說
中醫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黃帝內經書中的的陰陽學說,就是來自於易經。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觀念。
二、易經與中醫人體科學
易經影響了中醫的哲學觀「氣一元論」的建立,氣一元論認為,氣的運動跟五臟六腑的活動有所關聯,人體內的氣是一種活力很強的物質,全身無處不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基本上就是氣的活動,氣活動一旦停止,生命活動也會跟著停止。而易經中常用人體器官描述卦象,例如乾為首、兌為口、離為目、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艮為手、坤為腹。
另外,人身上有12個經絡,每個經絡都能配合八卦,利用這種相關性,開出正確的處方可以達到更快速的治療。而12經絡中的肺經配卦是巽、大腸經配卦是震、胃經配卦是坎、脾經配卦是離、心經配卦是兌、小腸經配卦是艮、膀胱經和膽經配卦是乾、腎經和肝經配卦則是坤卦。
三、易經與中醫五行
中醫藥體系為什麼不用八卦而用五行,是因為五行是八卦的濃縮。八卦的乾兌是金、艮坤是土、震巽是木,離為火,坎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