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睡眠

 

主觀上, 人在睡眠時失去知覺(Consciousness), 心智活動缺乏記憶. 睡眠時, 清醒階段, 非快速眼球運動(Non Rapid Eye Movement, NREM)階段和快速眼球運動(Rapud Eye Movement, REM)鳩段, 以約90分鐘的週期再交替.  REM約佔睡眠時間的 20%.  一般認為REM就是作夢的時間, 在此階段, 除了眼球肌肉以外, 所有的隨議肌肉都處於麻痺狀態(REM Atonia).

腦在睡眠時, 血流量只降低20%. NREM階段, 雖然知覺遲鈍, 腦部仍80%活躍, EGG呈現高電壓慢波 (High Voltage Slow Wave), 代表皮質及丘腦可激發興(Excitability)的改變.  另外, 在清醒階段和REM階段, EGG顯示活動也都很活藥, 但兩者腦部激發的部位不同.

  • 睡眠是一個高度調控的過程.
  • 睡眠是腦神經活動的重整(Reorganization), 而不是停止活動.
  • 睡眠由下視丘(Hypothalamus)與腦幹(Brainstem)主導.
  • 睡眠功能性意義之一是能量恆定控制(Homoeostatic Control of Energy).
  • 在神經的重整鍾, 可以鞏固及改進學習到的動作技能(Learned Motor Skills)與增強記憶(Reinforcement of Learning).
  • 腦部在醒睡週期(Sllep-wake Cyle)中改變其狀態時, 知覺也以固定的方式改變其強度及性質.
  • 麻醉劑引發失去知覺和睡眠NREM階段相似處 : 視丘的去活化作用, 導致皮質的抑制作用.

 

睡眠的生理狀態
睡眠學研究學者由腦波圖觀察,區分睡眠為清醒階段、NREM四個階段以及REM睡眠時期:

  1. 清醒階段:當注意力十分集中時會出現14~30Hz的β波,而清醒時的腦波圖是屬於7~13Hz的α波,α波的出現不代表進入睡眠而是處於放鬆舒服的狀態。
  2. NREM第一期:接著慢慢進入NREM狀態的四個時期,NREM第一期α波降低50%以下,出現頻率更低的θ波(4~6Hz)。
  3. NREM第二期:NREM第二期θ波更多,但仍屬於不規則的狀態,此階段的最容易辨別的特徵為K叢(K-Complex),這是因受外界(聲音等)或內臟蠕動等刺激0.1~0.5秒後,對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4. NREM第三、四期:NREM第三期與第四期屬於深眠的階段,此時頻率1~3Hz的慢波(Slow activity)增加,稱為δ波,隨著睡眠深度增加,δ波頻率可能低㉃0.5~1Hz,波形呈現規律而緩慢的傾向。
  5. REM時期:結束深眠階段後由深慢慢移出至淺眠階段,隨後經常伴隨著REM階段。觀察REM時期的腦波可以發現與清醒時腦波相當類似,此時也是夢境發生的時刻,翻身與姿勢改變常發生於REM時期之後。

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859sw2q

REM睡眠與NREM多方面仍是相似,但REM時期呼吸、心跳、血壓是呈不規則,而臉部肌肉完全放鬆,男性勃起,眼球快速動作。Czeisler[1999]等人指出人體體溫、褪黑激素、內分泌等均維持人體的日夜週期24.18小時,人類一天的體溫差距會超過1度以上,體溫最低點出現於午夜1點到4點,這是身體新陳代謝最緩慢的時候,第二低潮點為下午一點至四點間,這都是最容易入睡的時段。
睡眠生理週期也會隨年齡改變,嬰兒時期睡眠週期是相當短暫的,而隨著年齡的增加睡眠週期會延長,成人時每一睡眠週期約為90~110分鐘,REM睡眠佔總睡眠的25%。隨著年齡變化,老年期NREM第三、第四期的深眠階段時間減少,甚至消失,睡眠效率低於80%以下【戴玉慈, 1998】。

 

 

400085238

補充:催眠(出處:WiKi)

催眠:是由各種不同技術引發的一種意識的替代狀態。此時的人對他人的暗示具有極高的反應性。是一種高度受暗示性的狀態。並在知覺、記憶和控制中做出相應的反應。雖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著了,對任何的暗示就不會有反應了。「催眠」這個名字本身是帶有一定誤導性的。

 

補充:催眠的步驟。(出處:Alive 催眠治療工作室 Newsletter)

 

1. 詢問解疑

首先,是瞭解被催眠者的動機與需求,詢問他對催眠既有的看法,給他解答有關催眠的疑惑,確定他知道等一會催眠時會發生哪些事情,避免使其產生不合理的期待。很多時候,催眠治療師可能要花時間做催眠簡介,因為大多數人對催眠的了解很少,在這很少的了解中,又大部分都是誤解。


2.誘導階段
催眠師治療師運用語言引導,讓對方進入催眠狀態。一般而言,常用的誘導技巧有眼睛凝視法、漸進放鬆法、想像引導法、數數法、手臂上浮法等。


3.深化階段
深化即是在誘導過程中進一步使受者進入更深的放鬆狀態。這時,可以提醒被催眠者在腦海中重覆回憶某句話或某事物,或者想像看某種可以使自己大腦平靜下來的場面。
例如,被催眠者想像著自己在一小充滿人群的商店的大廳中,隨即踏上升降梯,飄飄然來到另一四周安靜無人、光線柔和的地方,彷彿這裡除了自己以外再無別人,在這裡,身體一會兒漂浮,一會兒下沉,直到達到理想的深度。或者,被催眠者想像自己沐浴在毛毛細雨之中,小雨點輕輕地從自己頭上往下淋,身體逐漸漂浮起來,若有若無,好似進入美妙的仙境。

4.指令

指令也就是為達到某一目的而不斷地重覆某一字句,或者告誡被催眠者平時意欲去做而又難以做到的事。
例如,被催眠者想減肥使自己達到理想的體形和體重,這時,你可以下指令使被催眠者想像自己站在一面大鏡子前,在鏡子裡可以見到自己煥然一新的、十分理想的形象,你可以不斷地向被催眠者加重語氣:「如果我達到了那理想的體重,會顯得更精神、更美麗。一旦我體內的營養夠了之後,我就不合再有饑餓感,不再多吃東西了。這樣,我就會保持美好的體形和充沛的精力 ...... 」

5.甦醒
甦醒就是從恍惚狀態中復甦過來。催眠治療師可用以下引言引導受者:我會慢慢地從一數到五,你便會從恍惚中亦醒過來。數一時,你身上的肌肉開始甦醒,和清醒時一樣;數二時,你就能聽到四周的聲音;數三時,你的頭可以漸漸抬起;數四時,你的頭腦越來越清醒;數五時,你便可以睜開雙眼,覺得精神奕奕,清醒過來。


6. 恢復清醒狀態
當催眠治療師完成了催眠治療後,一項必須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將被催眠者由催眠狀態恢復到清醒狀態中來。在這一步驟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無論被催眠者到達何種程度的催眠狀態,或者甚至是乍看上去幾乎沒有進入催眠狀態,恢復清醒這一步驟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使被催眠者恢復到清醒狀態之前,必須將所有的在施術過程中下達的暗示解除 ( 催眠後暗示除外 ) 。例如,催眠治療師若在催眠過程中下了被催眠者的手臂失去痛覺的暗示而又不解除,那就會給被催眠者帶來很大的麻煩。
在清醒以後,有些被催眠者可能會有一些輕微的頭痛、噁心的感覺,甚至極少數人還會有一些抑鬱等不良反應。一般來說,這些感覺很快就會消失。如一段時間後仍不能消失,催眠治療師可再度將其導入催眠狀態,對上述症狀予以解除。
清醒以後,催眠治療師會與被催眠者分享過程中的發現及領悟,並將整個催眠治療作一總結。